欲轉載者,請見本站著作權宣告

2012-12-16

為什麼發言要有禮貌?

對待他人的言論,原則上我們確實應該把理據放在第一位。然而不可諱言的,發言者的態度、過去表現、以及他和我們的關係,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對待言論的方式。

陌生人無禮的言論、經常亂發言的小白的言論,我只願意付出50分的腦力去理解;客氣尊重的言論、親密的人與尊敬的人的言論,我願意付出300分的腦力去思考它。如果這段言論需要100分的腦力才能完全理解,就會發生前者我認為胡說八道、後者我覺得良有以也的情況了:b

2012-12-13

正直與修養

「不禮貌」的環團 vs「文明」的制度暴力 : 產發會議衝突的六則隨想這篇文章是最近數起禮貌事件(比如陳為廷事件(敝人尚未對此事件特地提出評論,但推薦大家參考同一位作者寫的這篇論述。文中立場大致是指陳同學的不禮貌「火候精準」、合情合理;然而蔣部長似也有其委屈苦衷,未如許多人所言的不堪與偽善。雙方的衝突也許是出於某種程度上的誤會。)紹興運動拖鞋議題、等等)以來,敝人最信服的一篇。其說法亦頗能代表敝人對於這些議題始終抱持的一貫立場,無奈敝人文筆欠佳,總是辭不達意QQ...

「禮貌、修養、理性」觀念,有某些超越時空的價值,是無法被「中華文化中心主義」與「保守主義」所壟斷的。

「禮貌」是在特定社會脈絡下,對他人體貼的表現。「修養」一方面涉及某種對於個人內在生物能量(如憤怒、嫉妒、渴望)的掌握,一方面涉及對各種生命價值理念的析辨與剔透。

對抗掌握文化論述的政權,我們需要的是介入這些概念的詮釋政治,以及釐清「在哪些情況下,可以犧牲這些價值」,而非為了對抗,污名化或棄置價值本身。

修養,是一種不容易情緒化、個人化,掉入「攻擊狀態」的心理素質。這種心理素質,有助於保持能欣賞歧見中精采論證的清晰感,不會在辯證中忘卻研究對話的終極價值。

這種修養,不儘是表面的「風度展演」(雖然這也很重要,但那種會私下捅一刀的偽君子也做的到),而是打從內心願意欣賞差異的大度。

我理解的修養,一不是用來反襯草莽,而是包含要能親近體會,不同情緒表達的大度,二不是壓抑憤怒、乖乖聽話,而是面對不義時能更冷靜出手。

面對許多的不公不義,我們很難不生氣憤怒,很難不做出過激行為,在某個程度上這些行為是應該受到同理的,也因此,我們絕不該僅僅基於一些看起來「不禮貌、不理性、沒修養」的言行否定了他們行事之正當性。

然而即便如此,禮貌、修養本身仍是值得珍視、追求的價值、境界,達到了這樣的高度,即使面對不公不義,我們也能維持理智沉著,以合適的手段化解衝突,創造雙贏的圓滿局面。

有人說「難道我們寧可接受斯文的鬼扯,也不願接受粗魯的實話」?敝人以為這有些誤會。關於前者,真正值得讚許的是修養,而修養是「打從內心願意欣賞差異的大度」,也因此,口是心非的斯文鬼扯絕非真修養,並不那麼值得接受,某些情況下斯文鬼扯甚至比粗魯鬼扯更令人鄙夷!關於後者,敝人想說的是,難道我們不能一方面肯定他的實話,一方面指責他的粗魯?我們不該只顧指責粗魯而避談實話;但只顧肯定實話卻避談其粗魯不當、缺乏修養難道就公正嗎?

正直很重要,修養也值得珍視。然而對立的雙方,一以修養為藉口而漠視正直,這是強迫人「以德報怨」;一以正直為名棄修養如敝屣,這是「以怨報怨」。什麼時候我們才會走向「以直報怨」之路呢?......